行為經濟學是如何影響我們日常的決定、儲蓄與消費呢?

Hsiao
Jan 15, 2021

--

人真的是理性的動物嗎? 那麼我們為什麼往往做出不理性的決定呢?

雖然我大學念的是經濟系,對於數學真的只有災難二字形容,儘管微積分跟統計勉強過得去,但其他像是經濟數學、計量經濟學實在是我的大魔王。因此我把興趣都集中於行為經濟學,一門經濟與心理學的融合學問。

經濟學對於"假設"有著鍾情近乎痴狂的地步,所有理論的開頭都是: "假定現在這個社會只有賣蘋果跟織布的、假定現在是個完全競爭市場(但又告訴你不存在)" 諸如此類....這些前提假設為的不外乎是簡化跟理想化,以便專注於解決問題的核心,但如果一開始假設的前提就不存在或是有缺陷呢?

想起以前有個笑話,某天有位工程師、一位物理學家跟一個經濟學家漂流到荒島上,發現一個罐頭,大家正商議著該怎麼打開它,工程師首先發言:我們應該去找塊堅固的石頭順著紋理敲開它,物理學家說: 我們應該生火,以熱脹冷縮的原理使他較易打開,經濟學家則在一旁說:首先,假設我們有一個開罐器.......真是謝囉!

經濟學第一條假設便是,"假定人是理性的" "人們總是最大化個人的利益" 然而日常生活種種都告訴我們並非如此。我們都知道抽菸有害健康,要多存錢,多多吃蔬果、多運動、但知道跟實際去做完全是兩回事,如果我們人是完全理性,那麼將不受環境、誘惑、人情壓力、情緒影響。此外我們也不是時時都只在乎個人的利益,不然該怎麼解釋捐款,以及為了公平正義而犧牲自己的權利呢。

像是傳統經濟學主張: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若需求上升,價格就會上漲,聽起來合情合理。然而在現實世界當中,如果口罩原本一個30元,疫情爆發後需求大增,使得商家將口罩價格調升至130元,大眾的觀感大多不會是覺得合情合理,而是覺得商家怎麼這麼可惡,有沒有良心阿,大賺災難財。

因此有一派行為經濟學家們就主張,我們應該修正傳統經濟學的假設,把人性納入考量。接受人們擁有有限的理智、意志力以及自我控制,並且在做決定時會受外在環境以及情緒影響。基於此,我們就能更專注於認知跟行動之間的隔閡。

推力理論 Nudge Theory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泰勒(Richard Thaler)所提出的"推力Nudge"就是指在保有自由選擇的前提下,透過引導的方式得出更好的結果" 像是重新調整超市的陳列方式,將蔬果擺放在與眼睛通高度的位置使之易於拿取,而將垃圾食物擺在較不受注意的地方。如此一來則明顯提升蔬果的購買率。然而推力理論的關鍵字是"保有自由選擇",意思是相較於直接禁止販售垃圾食物如此強烈的手段,這邊則是以改變選擇呈現的方式、間階的引導做出比較好的選擇。

另一例子是關於器官捐贈,西班牙相比英國有著極高的器官捐贈比率,研究後發現是捐贈流程的不同造成如此大的差異。英國的捐贈程序是同意捐贈請打勾,沒有填寫則代表不願意捐; 西班牙則是採反向運作,如不願意請打勾,沒有填則代表願意接受預設的選項:也就是捐贈。如此可知道”預設選項的力量”(The power of Deault)其實大部分人並不是不願意捐贈,而是懶得花心思去研究。

- 批評

行為經濟學在政府制定政策時受到廣大的好評,英國及美國分別都在政府單位設下Behavioural Insight Team以及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 Team以理解人性為出發點,制訂出有效的決策。然而在好評的背後中也出現了疑慮及批評,首先,所謂"更好的結果" 到底是由誰來定義呢? 再者,既然能引導出好的結果,那麼大眾是不是也會在不知情的狀態下被有心人士操縱呢?

舉例來說假設某雜誌訂閱方案有三種: 1. 電子版: 一年2400元, 2. 紙本版:一年3600元, 3.電子+紙本:一年3600元。看到後兩個方案不禁納悶到底價格是不是標錯了,怎麼會一模一樣? 若真如此也太划算了吧! 你本來可能只想要訂閱電子版,但在看到如此划算的方案三就心動訂了。與此同時想著怎麼會有人訂閱方案二。確實,一般腦袋清醒的人是不會訂閱方案二,但該方案其實是業者設計來混淆視聽的。若一開始三個方案價錢都不同、或是僅有方案一根三在做選擇,僅需要電子版的人很可能就直接訂閱電子版,但出現了方案二這個"比較"選項,使得方案三頓時變得非常誘人,划算得難以抗拒。因此大大提升了方案三的訂閱量,卻讓很多人因為一時的便宜心理,訂閱了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對此,理查泰勒對於這些疑慮提出三項指導原則避免該理論被濫用。分別是透明化、易於選擇退出、以及必須要基於促進被推的對象其福祉。

認知偏誤

行為經濟學主要研究影響人們做決定的因素,並該如何加以應對,以下針對儲蓄與消費的行為列出主要影響的心理因素,包括一系列的認知偏誤:

  • 意志力與自我控制(Willpower & Self-control):

存錢最大的掙扎就在於長短期間的拉鋸戰,到底是該享受當下、還是延後享樂呢? 抗拒當下消費的誘惑需要仰賴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然而人每天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尤其在疲憊時精力耗盡,更容易產生衝動購物的行為。

  • 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

人們將收入來源與支出項目分門別類,並在腦中歸檔計算。像是今天如果中樂透所得的獎金就很可能會選擇花在奢侈品,而非用來盡快繳清房貸或是超市買菜,因為腦中將樂透獎金歸檔於"意外之財",因此會選擇用於支付平常以外的消費。適度的使用心裡帳戶概念可以幫助我們控制預算及掌握消費,但是過度的使用會造成反效果。舉例來說,有一項於經濟大蕭條做的研究發現,家庭會將收入依照支出項目將預算分類,例如民生必需品、房貸、車貸、汽油支出、教育費等等,每一項目都有各自的預算上限。當油價下跌時,本來都選擇95汽油的家庭頓時發現自己汽油的預算還有剩,如此的小確幸驅使選擇平時加不起的98汽油。如此舉動實為匪夷所思,畢竟錢金錢本身是流動不受項目限制的、本該拿剩餘的預算消費於效用更高、也就是帶給你更大滿足程度的項目,像是享受美食或是儘快繳清債務,然而當初預設的項目確妨礙了金錢的流動性。

  • 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

又可稱為"非理性折現",源至於時間的不一致性所造成,意即寧願接受當下相對較少的收入,也不願等待將來更多的報酬。大概就是俗語"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所傳達的概念。然而時間的長短也會影響雙曲貼現的程度。舉例來說以下兩個選項:

選項一,A 一年後給你1000元; B 一年又一個月後給你1100元

選項二,A 現在給你1000元; B 一個月後給你1100元

面臨選項一時,大多數人會選擇B,基於都等了一年了,再多一個月差異實在不大。然而,在面臨選項二時,大多數人則會選擇A,在於立刻就能得到, 多餘的一百元好似不值得一個月的等待。如此可以看出同樣是一個月的期間等待100元,當下得到的滿足程度則遠高於一年後,顯現出折現的程度不同。

  • 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

源至於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對於風險持不同態度的概念,指出我們對於同樣程度的損失與獲得時,對於損失的厭惡遠遠高於獲得的喜悅,舉例來說今天若有一個擲銅板的賭局,出現人頭的話你會得到一萬元,出現數字你則會賠一萬元。聽至此你有興趣參加嗎? 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參加,原因在於損失一萬元的厭惡感遠大於得到一萬元的快樂。如此反應了人們的風險偏好並非一致。

  • 現狀偏差(Status Quo Bias):

意即偏好保持現狀。此概念與上一個損失規避相關聯,意即將現狀設為基準點,任何預想的損失所產生的厭惡感會大於獲得的喜悅,此外我們相較於維持現狀而承受不理想的結果,會更懊悔自己因做出行動而產生不好的結果。類似不做不錯的概念。舉例來說,儘管你因為此份薪水太低而想離職,但又想起若今天找了新工作,薪水沒有高多少、壓力更大而且必須重新適應等等,那種不確定感結合害怕自己之後會後悔,說出早知道就不離職的話,往往會驅使大部分人維持現狀。

儲蓄的掙扎與心理因素

慾望無窮但收入有限,儲蓄實為人生的一大挑戰。不管是短期的緊急備用金或是長期的退休金,儲蓄是保障我們生活穩定的一大要素。

談到提升儲蓄,直觀的想法是提升金融素養,像是複利的概念以及其他基本金融常識。然而研究顯示提升金融常識對於實際改變非常有限,如同多吃蔬果的重要性眾所皆知,卻依然戀舊於垃圾食物,難以改變飲食。

民族性、文化觀念、移民背景皆佔有很大的影響力,像是中國、新加坡、越南等亞洲國家對於未雨綢繆、儲蓄的觀念根深蒂固,相比英國、澳洲、希臘及時行樂的生活態度,使得國民的儲蓄率相差甚遠。然而同樣在美國,具有移民背景的家庭儲蓄率明顯高於非移民家庭。

此外最常見無法儲蓄的理由就是”沒有錢”,然而一份長期研究調查發現,能夠存錢與否,並非由經濟因素主導、心理因素反而更重要。在 非洲一群每日生活僅靠兩美金維生的居民們依然能固定儲蓄。

正因為有以上的認知偏誤,針對儲蓄與消費,行為經濟學有一系列的因應措施來促進儲蓄。

  • 降低心理壓力(Reduce cognitive stress)

基於每日的精力及意志力有限,降低需要做決策的次數能保留精力用於自我控制,像是設定每個月發薪日自動提撥固定金額至儲蓄戶頭,如此便減少收到薪水想立刻購物的衝動,以及免去額外轉帳的懶惰。

  • 設定目標(Goal-setting)

對於目標設定及成果一直以來都是心理學界熱衷的議題,研究顯示兩者之間有著正面的相關性,意即設定目標能有效提升結果,儘管我們不 一定能達成預設的目標,但是和完全不設定目標、任由自己隨心所欲達成的成效相比,設定目標者顯現較高的產出。也就是"箭頭對準月亮,至少射得中老鷹" 概念,如果一開始沒有目標或是瞄準老鷹的話,最終可能什麼都沒得到。然而設定目標也會有反效果,實驗顯示設定一個或兩個目標能達到最佳的效果,若目標數過多容易使注意力無法集中,導致最後一個都沒達成。

  • 具體化未來(Generate concrete view of the future)

造成雙曲貼現或是非理性折現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 過度重視確定的當下及輕忽了未知的將來,畢竟將來的事太難預測、該怎麼說得準呢? 美國美林銀行先前針對退休金儲蓄專案做了一個實驗,實驗組使用了照片濾鏡功能將自己65歲,或是預計退休年齡時的假想照片放在退休金儲蓄戶頭上,並且根據消費型態計算出適當的退休金。有了明確的目標以及"老了的那個自己"的照片,大大地具體化以及增強以往為了那個模糊未來存錢的動機。

  • 損失規避工具(Tools prevent loss aversion)

收到退稅、或是其他購物的退款時,往往會將該款項列為意外之財,尤其是時間間隔愈久,越有中了樂透一般的驚喜效果,因此也較傾向於花費在奢侈品或是非理性消費。如果能將收到退稅的帳戶自動直接轉進儲蓄戶頭的話,就能減少那種自行從主帳戶撥款至儲蓄戶頭那種損失的感覺,並且繞過那個對於該消費與否而猶豫不決的自己。

金融科技如何用推力理論 推我們的儲蓄一把?

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研究,佐證金融科技在運用行為經濟學能夠有效提升儲蓄。然而提升的辦法及方式在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大有不同。然而大抵都是根據上述說明之降低心理壓力、設定目標、具體化未來以及損失規避所設計而來。

金融科技在已開發國家的形式往往是以新創公司、傳統大型銀行的金融科技部門,以及科技公司展現,或是彼此之間的結合與合作。新創網路銀行像是在歐洲的Revolut, N26,美國的Acorns, Qapital, 台灣的王道銀行等等,跨界合作的例子像是Apple結合Goldman Sachs, 以及家傳統銀行致力於推廣其網路及行動銀行提供各式功能,從轉帳、換匯、投資、提供消費分析、到管理線上訂閱,新功能不斷推陳出新。

然而在開發中國家,基礎設施不那麼發達及完善的地方,主要提供行動錢包/帳戶者為行動網路營運商(Mobile Network Operators)、電信或是與其他金融機構互相合作而來。行動錢包/帳戶提供的功能也只有基本的存款、匯款以及小額貸款,然而在分行缺乏、資源有限的地區,提供基本服務已足以改變當地人的生活。印度的PayTM, 尚比亞的Zoona, 烏干達的Cellulant, 以及創立於英國但主要服務非洲用戶的Jumo皆是在新興發展中國家活躍的金融新創公司。

以下兩篇文章分別詳細探討金融科技如何運用行為經濟學在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中提升儲蓄,並以實際的研究例子加以闡述。

--

--

Hsiao

以寫作紀錄旅行足跡、從平凡生活中發現樂趣。